继滴滴因违规遭下架整改、网约车平台陆续被曝“大数据杀熟”之后,网约车市场又迎来了“新热点”。
2021年8月15日,山东青岛一女子自称乘坐嘀嗒网约车中途,因协商更改目的地发生纠纷,被司机拿着类似警棍的东西当街追打,“司机棍打女乘客”事件一时在网络上被热议。
事件发生后,嘀嗒出行发布回应称,该事件仍在警方调查处理阶段,平台在接到乘客投诉后,出于安全起见,已将车主账号作出暂停接单和封禁处理,正配合警方调查。
嘀嗒出行的前身是“嘀嗒拼车”,与当时的滴滴、快滴、UBER不同,嘀嗒出行一开始就选择了顺风车赛道,目前业务主要包括顺风车和出租车,其中顺风车作为主打业务,占据了收入大头。
嘀嗒出行在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管理方面的漏洞。今年以来,嘀嗒出行出现了顺风车车主临时加价、车主与乘客发生争执、侵害消费者隐私等问题。
事实上,不止嘀嗒出行,在滴滴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下架整改的这段时间里,美团打车、高德打车、T3出行等多个企业高调争抢市场,没有把重心放在提升服务质量和改善乘客体验上。平台约束减少了,司机自然有恃无恐,打车体验变差,最终基本都是消费者为此埋单。
经济日报对此评论,网约车行业关系消费者出行便利乃至生命财产安全,参与者无论大小,无论新旧,都应被一视同仁地管起来。不管身处哪个梯队,网约车企业必须明白:行业内部可以重新洗牌,但该有的规矩绝不能坏。
好消息是,随着相关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网约车平台这两个病症的解药终于要来了。
病症一:大数据杀熟
解药: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即将到来
“大数据杀熟”这个从2017年在OTA平台率先被曝光的词汇,已经广为人知,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中被投诉最多的便是电商、外卖和打车。
大数据杀熟指的是什么?《人民法院报》对此有过描述,指经营者运用大数据收集消费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费偏好、消费习惯、收入水平等信息,将同一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消费者从而获取更多消费者剩余的行为。
早在今年三月份,复旦大学孙金云教授就花费元打车800次,实锤了大数据杀熟的事实,更是引发了网络热议。
在孙教授的验证中,通过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重庆做了800多次实地调查,发现用户的手机被打车软件分为三六九等,手机越贵打车越贵。
4月8日,携程、去哪儿网、如祺出行、滴滴出行、唯品会、京东、美团、饿了么等10家互联网平台签署承诺书称,“不价格欺诈、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但依然时不时会有消费者投诉遭遇“杀熟”的经历。
不过这一乱象有望迎来转机。
近日,中新网报道显示,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次审议稿)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8月13日在记者发布会上,也介绍了三审稿拟作修改的情况,特别提及到“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特别是对应用程序(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有针对性规范”。
随着监管机构对于“大数据杀熟”作出针对性规范,消费者能够尽量避免遭遇价格歧视,保证其知情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
病症二: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高
解药:交通部将进一步规范,设定抽成比例上限
随着“内卷”这个词流行起来,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相继纷纷吐槽,“跑的单越多,赚的反而越少”、“平台抽成太高了,越跑越亏”……其中也反映了平台抽成比例高、抽成不透明等诸多问题。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1/1001/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