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正国、实习记者孙悦报道
最近,携程被大数据盯上了,不仅被消费的人起诉并败诉。
日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胡女士诉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一案。 , Ltd. 的侵权纠纷。
这是一个典型的大数据案例。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Ms.胡某通过携程APP订了豪华湖景双人大床房。本来是钻石VIP,有15%的折扣,但实际上多付了两倍的房费。据悉,该酒店实际挂牌价仅为1377.63元,胡女士支付了2889元。
随后胡女士与携程进行了沟通,但只退还了部分差价。携程解释说,它是平台方,而不是所涉订单的合同对手方。
小姐胡认为,携程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进行“大数据杀戮”,将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小姐胡要求携程APP在不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的情况下,退还一笔赔偿金,并增加继续使用的选项,以防止被告收集其个人信息,掌握原告的数据。
法院认为,携程APP作为中介平台,有义务如实报告标的物的实际价值。在这件事的过程中,她向胡女士展示了价格100%不准确,没有价格管制措施,以及钻石VIP享受优惠的承诺,以及无法全额退还差价的原因处理投诉时亦与事实不符。
法院当庭判决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赔偿原告胡女士的房差和房差的三倍,共计4,77.48 元。此外,在其运营的携程旅行APP中增加了原告不同意其现有《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的选项,或修改了《携程旅行APP》的《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原告。 , 删除为用户收集和使用不必要信息的相关内容,修改后的版本需经法院审核通过。
本案一审以胡女士胜诉告终。不过,有媒体透露,携程正准备上诉。
其实携程APP“大数据杀熟”的案例不止于此。
频繁发布的“大数据熟悉”
今年7月,微博用户@筱莜昃雨已经通过携程预定了7月25日的青岛东方影都融创万达嘉华酒店。
个人微博截图显示,新账号预订的“精选海景双人间”显示原价931元,优惠价856元。它还包括两份早餐和两人份的啤酒花园套餐。用户使用金钻会员预订房型时,显示的优惠价为921元。
针对用户的疑惑,携程客服回应:不是大数据,而是新客户。
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让用户信服。毕竟携程的“套路”不是第一次。
今年3月,央视的消费主张被曝光,携程因手机不同而产生了价格差异的“感觉”。并且是在使用同级别会员账户,同时入住同一房型的前提下。
中国法律明令禁止“大数据”等算法中的“一斤”,但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完善,为携程“钻规则”提供便利“漏洞”。
早在2017年,演员韩雪就在个人微博上曝光,她多次发现并手动取消了携程隐藏在微博下的预选保险盒。预订信息。她认为携程有“捆绑销售”,甚至说“携程在手,走之前看清楚。”
携程APP被指涉入多次大数据,但针对外界提出的大数据,携程通过官方微博公开回应称永远不会是大数据,如果您怀疑该产品含有大数据,请提供相关截图及后续相关客服处理。
“大数据”现象频发背后杀熟”,但屡屡被取缔,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维权成本太高,违法成本太低。
受疫情影响,携程的日子变得难过。
为了挽回用户的信心,今年5月1日前夕,携程、去哪儿等10家平台联合签署了《平台公司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承诺不利用数据优势“杀死熟人”。
然而,携程再次陷入消费者的质疑之中。对于这起官司,携程目前还没有发布任何消息。
疫情来袭后艰难“生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携程取消了数百万订单,涉及的交易金额超过310亿,这对携程来说并不是一个大打击。
2020年携程当年营收仅为183亿元,同比下降49%,净亏损32.47亿元。 2019年同期,其净利润达到70.11。亿元,同比下降146.31%。
除了疫情的影响,美团和阿里的旅游和酒店业务的扩张,也让携程受到了冲击。
受疫情影响,携程创始人梁建章亲自下线做直播,玩cosplay,直播只带货,以求稳定携程收入下滑的趋势。
截至2020年底,携程已完成118场直播,累计2亿消费者在直播间预订旅游,带动携程预售总额GMV突破40亿,全网曝光量突破62亿。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1/0720/2672.html
上一篇:法律应当为“大数据杀熟”踩刹车
下一篇:大数据获客系统效果靠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