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易、在线旅游等行业都或多或少会用到“杀熟”这个词汇。此前,快手有一段视频火爆朋友圈,视频里,“快手黑衣大哥”端着碗,走进了一家便利店,又在店里吃着其所点的甜点。然而,当快手消费者点击并购买“没货”时,情况却完全相反。
“黑衣大哥”要求顾客换一种门店,店员说快手专卖店没货,这时店主不知怎么改口,始终强调快手有货。无奈之下,顾客选择了在快手上购买,虽然有需要却没了购买的欲望。事后,快手官方反映说,该问题是“技术故障”。
顾客一方面快手app上订了手机套餐套餐,一方面通过快手购买同样是“智能话费充值”的两款产品;这一切不是“黑衣大哥”电话销售误导造成,且店主承认整个过程中是出于实名制考虑(顾客身份证+手机号),并没有刻意“杀熟”。
不过,这种现象,在东北、山东等地并不少见。江苏和湖南、浙江的一些省份,这几年由于一些自然灾害,主要“大数据杀熟”的人群都集中在农村。外出游玩、求学都需要退掉村里的宽带。
许多家庭为了方便使用“大数据杀熟”,居住在“大数据杀熟”十分严重的村庄。这些地方因为没有“大数据杀熟”的条件,且人均月收入不高,成为“大数据杀熟”的主要高发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0余省份开始出现“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包括江苏、山东、安徽、江西、湖南、陕西、甘肃、贵州、辽宁、黑龙江、四川、广东、福建、湖北等地。然而,因为“大数据杀熟”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相关部门在去年下半年时曾对这种现象进行清理整顿,但效果并不好。
目前,全国各地对于此问题的解决方案仍有不同。其实,早在2014年7月,“大数据杀熟”风波就已经有了初步消息。在南方某台获悉,当时某旅游机构在一个地方销售东北某水果品牌。某旅游网站会将一箱苹果的定价高出当地批发商的零售价。
在一些地方,这样的事件持续发生。华彩就曾在网上看到一则东北某地游客在出差期间,因为购买了iphone8,遭到了同事的嘲笑。据统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些豪华酒店甚至可以直接送机,反之,部分发展中的经济体已经形成的如今“大数据杀熟”的生态。
2017年12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就曾出台相关条例,要求各商业银行、大型券商、地方金融机构、信托公司、p2p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对机构客户使用的不同机场、酒店等场景上的“酒店优惠券”、“机票优惠券”、“手机优惠券”等进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在表示,现阶段,已经有机构出台了多地征求意见的文件。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1/0422/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