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2016年以来,株洲市积极探索通过加强电力大数据分析应用、创新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的改革方案,建成国内最先进的“电力大数据 生态环境监管”平台,稳步提升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
一、背景与起因
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滨的株洲市,是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2020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0%。制造业既是株洲发展演变的主线,环境违法生产“躲猫猫、打游击”,监督执法“顾此失彼、疲于奔命”也成为了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难点。
(一)管理对象众多,监管力量薄弱
全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1.3万户,其中有税收贡献的15万户;已发放排污许可证的排污重点企业数量共5751个。按编制规定,全市环保执法人员实际仅130人,平均每人/每天负责监管92.3平方公里、2408户市场主体、44.2个排污重点企业,任务繁重、数量巨大,执法人员人少事多、心有余力而不足。
(二)违法行为隐蔽,监管手段落后
不少企业习惯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认为“环境治理成本”属于生产成本外支出,想方设法逃避主体责任,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耍花招,与生态环境部门“躲猫猫”,企业未批先建(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先建设)、未验先投(未经过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前先投产运营)、环保设备建而不用、时开时停、数据造假(联合第三方私自篡改在线监测设备或以捏造“假污染源”)等环保违法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许多“散乱污”企业,白天不生产、晚上偷偷干,甚至还利用下雨等特殊时间大规模直排污水废气,非常隐蔽,危害极大。而环境监管仍依靠传统“人海”战术,即便推行环保在线监管,也因每套在线监测设备成本15万至30万元,企业投入太大,无法实现全覆盖,全市2016年只有62个重点污染源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仅占污染源监测总数的千分之一左右,生态环境监管存在“碎片化”“突击式”“马后炮”等现象。
(三)查处效率偏低,监管效果不佳
一方面,环保执法人员靠人力巡逻、接受举报等,难以及时精准发现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了也因违法证据容易灭失、无法收集等原因,既需要较长查处周期、耗时耗力,也难以真正处罚到位,甚至还有个别执法人员为违法企业“通风报信”,帮助蒙骗过关,导致违法企业心存侥幸,拼命钻漏洞、撕口子。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起全天候、不间断、现代化的环境监控机制,重大环境监管缺乏互联互通、实时对接,信息共享交换普遍滞后,生态环境预警、精准快速执法、协同联动处罚不到位,直接影响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
二、做法与经过
为有效破解环境监管盲区、执法死角、查处滞后等难题,提升环境监管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处置高效化水平,株洲市坚持科技赋能,2016年底由市委改革办、市生态环境局、国网株洲供电公司、市国投集团等单位成立专班,在全国率先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海量电力数据进行环境保护应用分析,推动环境监管由“传统人海战术向现代信息化技术、传统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转变。
2017年通过企业电力数据分析,形成昼夜不平衡疑似企业名单,建立手动导出数据交生态环境部门查处的“电力大数据 生态环境监管”平台1.0版。2018年通过在企业环保设施上加装智能电表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升级为2.0版。2019年将智能电表替换成智能监控设备,升级为3.0版。2017年至2020年已在全市317家重点排污企业新安装337套智能监控设备,基本实现各类污染源全覆盖。
2020年通过技术革新、流程再造,实现各个管理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形成了从预警到交办、执法、销号、考核的闭环管理,打造了国内最先进的4.0版方案。2021年1月,通过举行“电力大数据+生态环境监管”改革创新成果推介会暨4.0版上线仪式,真正构建起了大数据背景下的全市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有力推动了市域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成效与反响
株洲市“电力大数据 环境监管”模式有效破解不法企业与生态环境部门“躲猫猫”,环保设施建而不用、时开时停这一监管执法难题。
(一)治污设备“线上盯”,精准监测重点污染企业
通过建立每日预警、实时预警、超前预警等13个数据模型,对各种类型生产企业的排污与治污情况进行大数据监测和智能分析,在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上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对治污设备用电数据实时24小时监测,一旦其与生产设备用电特征不匹配即自动预警,让监控主站真正成为在线监测企业环保设备运行的“千里眼,顺风耳”。企业环境违法逐年大幅度下降,2020年处置企业只有2017年的29%、群众投诉只有2016年的50%。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1/0414/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