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聚焦无处不在的“大数据杀熟”
你被“大数据杀熟”过吗?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数据保护和消费者权益逐渐成为大众关心的热点。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九大行业乱象中,多达三起与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有关。
而此前,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作出过专门规定。不过,一些互联网平台依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杀熟”行为,涉及出行、餐饮等多个生活领域。
据报道,宝马汽车4S店、喜茶、老百姓大药房、良品铺子、水星家纺、九芝堂、晨光玩具等商家的摄像头均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当消费者被摄像头扫描到脸部后,摄像头进行捕捉记录、生成编号、分辨男女、估算年龄、甚至分析人的心情,打标签之后所有信息都上传到系统。
那么,互联网公司为何如此“懂”用户?作为反垄断法明令禁止的行为,大数据杀熟为何屡见不鲜、禁而不绝?大数据杀熟的边界在哪?消费者如何避免被“割韭菜”?平台巨头应如何成为社会的器官,而非圈地运动的收割者?平台经济有望迎来常态化的依法监管吗?对此,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分享了他的观点。
分析师观点:
1. 互联网公司为何如此“懂”用户?
张毅: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APP成为用户最主要的使用途径或方式,但也为互联网公司收集用户信息和资料提供了一个比较便利的渠道。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公司或平台利用算法和大数据读取用户的相关资料,包括域名、手机号码以及记录用户相关的行为就变为了现实。
对于平台而言,收集越多的用户资料,也就更能掌握用户的信息,从而“摸透”用户的心理,并利用它变现也就成为了简单的事情。
2. 作为反垄断法明令禁止的行为,大数据杀熟为何屡见不鲜、禁而不绝?
张毅:2018年3月,“大数据杀熟”这个词进入大家视野。同年12月,大数据杀熟还当选为2018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不过在此之前,这一现象或已持续多年。大数据杀熟在迅速曝光以后,之所以屡见不鲜主要受几个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用户不知情。大数据的算法远比用户或消费者想象的复杂和精明,一般的用户,尤其是中老年用户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其次,处罚相对来说比较轻或者说要执行起来并非易事。《暂行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违反该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换言之,五十万元的罚款已经属于顶格处罚了。
此外,无论是会员消费,还是旅游出行,企业同行之间被网友认定为“大数据来杀熟”的现象并不少见,值得警惕。
3. 大数据杀熟的边界在哪?消费者如何避免被“割韭菜”?
张毅:要真正界定大数据杀熟的边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平台的角度而言,相当多的平台主要通过把价格调低以达到“拉新”的效果,而熟客因为习惯养成或形成依赖后,给予他们的价格优惠力度则相对弱一些,因而这也成了大部分平台用来搪塞“大数据杀熟”的理由。
另外,因为来自安卓和IOS用户的分成成本不一样,有些平台也会刻意去做区分,从而通过滥用这种价格体系来“收割”用户。此前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的“手机打车软件打车”调研显示苹果、安卓不同价,便是很好的例证。即平台利用大数据的优势,面对不同的用户时“看人下菜碟”,若用户的手机价位高就想办法多收一些,而用户的手机价位低则少收取一些。所以,大数据杀熟的边界还是要有比较细腻的规范去约束、去整治,否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杀熟”的现状恐怕还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几个方法可以避免被“割韭菜”。首先,消费者要有“心眼”,即知道有大数据杀熟这个事情后,要厘清大数据是怎么运行和操作的。第二,对于常用的平台或软件,消费者可以进行比价和测试,包括同伴和家人之间以及两个不同型号、系统的手机之间,从而发现这种所谓杀熟的规则和游戏并避开它。第三,若确实遭遇此类行为,消费者可以向监管部门或消协进行投诉。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1/0320/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