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数字城市群总裁郑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市域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市域层面具有较为完备的治理体系,具有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和能力,是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处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位置。
数字政府的五大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数字政府的发展从政府管控,到政府治理,再到政府与居民共建、共治、共享,一共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城市中各个垂直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即面向单个业务部门,解决部门业务应用中的需求和难点,比如交通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等,各系统之间不互联、不互通。
第二阶段是一网通办,在这个阶段,政府把对居民和企业的政务服务集中到一个办事大厅,或者整合到一个APP上,实现一站式办理或不见面办理。
第三阶段是垂直领域的智能大脑,这个阶段开始打通一些部门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和智能算法仍然只服务于单个部门的业务,比如交通大脑、环境大脑等。
第四阶段是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也就是市域治理现代化——它是城市管理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架构于各部门已有垂直业务系统之上,将城管、应急、综合治理等市域治理网络(和系统)全面打通,向上可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辅助决策,向下可以连接社区、街道、村镇,支撑基层治理。
第五阶段是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的双网融合阶段,即面向全市域范围,实现政府办公一网协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以协同办公带动“双网”融合,“三屏”联动(“大屏”在指挥中心实现平时观指标、看态势,战时做会商、观处置;“中屏”在电脑桌面上为工作人员提供事件接入、分拨流转、指挥调度、平台管理等能力;“小屏”支持一线工作人员在移动终端上接受指令、处置事件和上报信息,同时支持城市管理者随时随地了解城市运行态势,科学研判辅助决策,进行远程指挥调控)。
市域治理、市域社会治理和一网统管的关系
市域社会治理是市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市域治理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其他五位一体的重要方面,即市域治理包含而又高于市域社会治理。另外,由于大部分社会治理工作都跟人们的社会活动和行为相关,市域社会治理也或多或少带有(但也不限于)基层治理的属性,但把社会治理的地域空间扩展到了全市范围(即市域+社会治理)。
因此,市域治理意味着全方位、全覆盖、成体系的城市治理,在应用版图上包含而又高于市域社会治理,在地域空间上既包含全市范围的协调联动也包含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由于工作性质决定(其内容跟之前的社会综合治理有很大相关度),市域社会治理通常由政法委牵头实施,而市域治理一般由类似城市运行局(或市域治理指挥中心)这样的机构作为业务单位驱动,和大数据局一起推动实施。
一网统管是市域治理的基础设施,在数据联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城管网、应急网、综合治理网等业务系统全面打通,向上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监测预警-防范风险、联动指挥-行政问效三大主要价值;向下可以连接社区、街道、村镇、基层网格员和百姓,更好地促进基层治理和群防群治。
为了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度,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格局,市域治理在一网统管的基础设施上,还需要抓住治理末梢。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在基层工作人员赋能、基层队伍间协作和群众有生力量激发三个层面进一步深化。
首先,基层工作人员充当了大部分治理工作的执行者、信息的收集者和事件的发起者,为了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需要利用一网统管体系将基层的数据、系统跟各个委办局全面打通,让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将发现的线索和难题精准推送至相关部门进行快速解决,做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其次,不同部门的基层治理队伍也可以利用这套一网统管体系相互高效协同。例如,网格员发现了井盖出现了问题(但他们并不是相应的处置部门),可以利用手持设备及时向指挥中心通报,然后由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自动派发周边的城管人员前来处置。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1/0314/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