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多收钱!大数据背景下,滴滴、一喂顺风车等平

来源:大数据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滴滴、滴答、一喂顺风车等平台的出现,网约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不少乘客反映,用各平台打车时,网约车订单计费和预估车费存在偏差、同样的车程使用

随着滴滴、滴答、一喂顺风车等平台的出现,网约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不少乘客反映,用各平台打车时,网约车订单计费和预估车费存在偏差、同样的车程使用不同的手机计费不同等问题。

引发了大家对于“大数据杀熟”的担忧。

一、人工智能不再“智能”,变傻了?

网约车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同体验和区别对待,原因正是由于平台对于服务定价的“非标准化”,消费者很难察觉其中的“猫腻”。

据数据表明,用苹果手机的乘客,更容易被专车、优享等司机接单,而在打车优惠上,苹果手机用户平均获得的补贴是非苹果用户的一半!

网约车平台跟消费者玩如此的“价格游戏”,如此的信息差异都被路况、平台先行垫付等因素掩盖了。

这些“智能”技术,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差异化的价值体验,反而直接提高了平台的自身收益,也就是说,平台仰仗着“人工智能”的“杀熟技术”,光明正大为自己谋利!

二、加大市场竞争,缓解“杀熟”现象

如何缓解网约车平台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杀熟”?

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免垄断,加大市场竞争。

越是竞争激烈,“大数据操控”的可实现性就越低,只有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企业才能敬畏市场、善待客户和司机!

如此一来,滴滴垄断后的结果如何,不言自明。

这也是为什么在网约车行业,滴滴一味加强自己的垄断地位,滴答、曹操、一喂顺风车等紧跟其后抢肉吃的原因。因为做了老大,不仅有定价权和规则的解释权,还能更好利用技术为自己谋利!

网约车企业不应该只着眼于这样的“蝇头小利”,要落实主体责任,优化升级算法,提高计时和计程的准确性,不要把消费者当冤大头!

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为民众考虑的企业,无论体量多大,都难逃覆亡的命运!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1/0306/1616.html

上一篇:PURE又一大数据发现:高血糖饮食增加CVD和死亡风
下一篇:大数据出炉,为什么男性更喜爱小米,女性却更

大数据投稿 | 大数据编辑部| 大数据版面费 | 大数据论文发表 | 大数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大数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