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开发智能溯源系统等重大疫情防控系统,实现重大新发传染病的早期感知多点触发预警。此前,中央要求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
" 人工智能+医疗"企业如何看待公共卫生智能预警系统?依图医疗和森亿智能的科技专家认为,这种系统不必局限于新冠肺炎等传染病,还可以覆盖各种慢性病、常见病和罕见病,着力打通医疗大数据应用"最后一公里",把生物医药产业价值融入系统。
打通医疗机构间"数据壁垒"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负责人在院士沙龙上介绍,中心今年与依图医疗合作,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开发了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这个系统还在湖北多家医院使用,取得了很好的辅助诊断效果。
" 申康是上海实现医疗大数据应用的基础,这么多三级医院的临床信息通过'医联工程'汇聚在一起,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博士说。不过,因为关乎病患隐私和信息安全,医疗大数据的开放和应用一直颇为敏感。去年10月,国内首部针对公共数据开放的地方政府规章《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开始施行,市政府将医疗健康列入了数据开放的首批4个重点领域之一。
今年疫情暴发后,传染病的大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和信息直报,成为政府和业界关注的重点。今年3月,依图医疗发布了"区域传染病智能防控解决方案"。它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公共卫生大数据平台,运用自然文本处理、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实现疫情相关人群的智能管控,尤其是出院患者的智能随访和高效管理。这个解决方案还建立了智慧化传染病预警机制,以智能模型矩阵满足传染病的发现、上报、聚集预警、态势预测、决策支持等多种需求。目前,依图医疗正在与上海、湖北一些政府部门合作,开发公共卫生智能预警系统。
方骢说,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的重要前提,是打通一个地区的临床医疗和公共卫生数据,并打通从三甲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级医疗机构数据,这样才能尽早发现重大新发传染病的苗头。要知道,传染病患者很多时候是先在基层医院出现的。
汇聚一个地区各级医院的数据,是否只能实现传染病的智慧化预警?在方骢看来,应该让医疗大数据发挥出越来越大的科研和产业价值。比如在慢性病领域,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采集的大量数据,与申康汇总的三级医院数据融合后,具有很大的科研和产业价值。制药、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领域的企业可以分析脱敏、清洗过的数据,为产品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保障隐私安全可"宽进严出"
医疗大数据既有科研价值,也有产业价值,还能用于公共卫生智能预警,但应用这类数据的前提是确保病患隐私和信息安全。森亿智能真实世界研究总监赵洪鑫博士认为,在先进的技术体系、安全体系、制度体系支撑下,医疗大数据的安全开放和应用是完全能做到的。
以中电数据为例,这个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队建立了由大数据采集、治理、检索、管理和服务等平台共同构成的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以及安全融合系统、安全管控系统、安全应急系统"三位一体"安全平台,并联合多方构建了健康医疗大数据制度体系和国家标准体系,囊括数据资源管理、数据安全、标准规划等多个维度。
赵洪鑫说:"我们团队使用中电数据的服务器时,要先摁指纹、刷脸,才能看到脱敏、清洗过的数据,不含任何患者个人信息。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人员全程不能上网,也找不到U盘插口,摄像头全程盯着。"数据分析报告生成后,须经卫健主管部门和中电数据审批,才能用于进一步研究和发表。
方骢建议国内政府部门采用一些欧美国家的"宽进严出"策略。在医疗大数据的进口方面,可适度从宽,允许有某些资质(如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认证)的单位使用数据;在部门监管和质控方面,则要从严,可采用常规检查和突击抽查结合制度,在定期检查相关单位的基础上,不定期抽查数据脱敏、外出、分析的合规性。有了制度保障,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将给百姓健康带来福祉,也将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zonghexinwen/2020/080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