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渡,春草青青鹦鹉洲。
日暮江山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被宋人严沧浪推为“七律第一”。在几年前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中,该诗甚至在所有唐诗中高居第一。[1]虽然争议难免,但说它是最好的唐诗“之一”肯定没有问题。由于流传甚广,国人对这首诗都非常熟悉,甚至倒背如流,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也是异文最多的唐诗之一。1000多年来,历代刊印的各种选本中,《黄鹤楼》诗出现了很多异文。汇总起来,存在异文的字至少有12个,甚至一个字的异文就多达5种。它们是:“乘白云”与“乘黄鹤”、“此地”与“兹地”、“空余”与“唯余”“空留”“空遗”“空作”、“千载”与“千里”、“空悠悠”与“终悠悠”、“汉阳渡”与“汉阳树”“汉阳戍”、“春草”与“芳草”、“青青”与“萋萋”“凄凄”、“日暮”与“极目”、“江山”与“乡关”“家山”、“何处是”与“何处似”“何处在”、“烟波”与“烟花”等等。另外,该诗题止和作者名字也有异文,诗题除《黄鹤楼》外,还有《题黄鹤楼》《登黄鹤楼》《题武昌黄鹤楼》等,而“崔颢”也有写作“崔灏”。
本次考证及研究,笔者共检索到了49种收录或引用了《黄鹤楼》全诗的诗选、诗话、笔记、评校、纪事或小说,共51个版本(其中2部为一书两本)。按照原著成书时间划分,唐代6种、宋(金)代16种、元代3种、明代14种、清代12种。这些著作大都为明清古籍的影印本,其中包括敦煌写本原件照片、宋太宗御书碑刻拓片,以及日本和朝鲜出版的选本。为了对照阅读的方便,笔者把这些书中《黄鹤楼》诗的所有异文汇成一份表格(附于文后的表1),所有异文的出处也都注于表格之内,正文中的异文引用不再注明出处。
一、“乘白云”与“乘黄鹤”
这是《黄鹤楼》中与诗意关系最大也是争议最多的一处异文。几百年来,很多诗论大家都参与过“白云黄鹤”之争。
敦煌写本、《国秀集》、宋太宗御书等34个版本为“白云”,《唐百家诗选》《选批唐才子诗》等12个版本为“黄鹤”,《唐诗鼓吹》《全唐诗》等5个版本为“白云,一作黄鹤”。以时间划分,唐代的6个版本皆为“白云”,宋代16个版本中有13个为“白云”或以“白云”为正,元代3个版本全部为“白云”,明代14个版本中有12个为“白云”或以“白云”为正,清代12个版本中有6个版本为“白云”或以“白云”为正。可以看出,唐代全是“白云”的天下,宋元明代“白云”仍是绝对主流,清代发生转折,“黄鹤”后来居上。
图1 敦煌伯3619号卷子
在检索到的文献中,“黄鹤”最早出现于王安石编选的《唐百家诗选》。清代之所以逆转,主要是因为金圣叹否定“白云”而力主“黄鹤”。他在《选批唐才子诗》中对《黄鹤楼》诗发表了1000多字的评论,其中第一段就是关于“白云”和“黄鹤”的:
此即千载喧传所云《黄鹤楼》诗也。有本乃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大谬。不知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且使昔人若乘白云,刚此楼何故乃名黄鹤?此亦理之最浅显者。至于四之忽陪白云,正妙于有意无意、有谓无谓。若起手未写黄鹤,先已写一“白云”,则是“黄鹤”“白云”,两两对峙,“黄鹤”固是楼名,“白云”出于何典耶?且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不足是当一噱已。[2]
在此之后,沈德潜的《唐诗别裁》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都选择了“黄鹤”,纪晓岚也在《瀛奎律髓刊误》中帮腔。由于《唐诗三百首》流传太广,“黄鹤”开始大行于世。
可能是因为金圣叹、沈德潜、纪晓岚等人声名显赫,清代只有附和之声,无人提出异议,至少笔者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文献,直到当代才有人站出来质疑。施蛰存在《黄鹤楼与凤凰台》一文中,对金圣叹的那段评论进行了全面批驳。施文认为,所谓“有意无意,有谓无谓”是“故弄玄虚”,“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此语则“近于无赖”。施蛰存认为,“此诗原作,必是‘白云’”;第一、第二联均以“白云”“黄鹤”形成“对举”。[3]黄永武也从敦煌写本出发,全面驳斥了金圣叹的论点。黄认为,“金氏强词夺理”,“待敦煌本出现,才更确信唐人原本如此”[4]。此外,罗漫[5]、胡可先[6]、张明华[7]等人也都曾发表论文,认为金圣叹等人的说法站不住脚,首句为“白云”确定无疑。
文章来源:《大数据》 网址: http://www.dsjzz.cn/qikandaodu/2021/0312/1687.html
上一篇:大数据颠覆关于鬓毛衰的主流认知
下一篇: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文学的衍生发展探析